首页 媒体资讯

建筑抗震加固

2018-06-20 16:07:12 

1

抗震鉴定结果是抗震加固设计的主要依据。在加固设计前,必须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同时,对建筑物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查明建筑物是否存在局部损伤并对原有建筑的缺陷损伤进行专门分析,在抗震加固时一并处理。

抗震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综合确定,可包括整体房屋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当建筑面临维修、或使用布局在近期需要调整、或建筑外观需要改变等,抗震加固宜结合维修改造一并处理,改善使用功能,且注意美观,避免加固后再维修改造,损坏现有建筑。或为了保持外立面的原有建筑风貌,而尽量采用室内加固的方法。同时,抗震加固方法应便于施工,并应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抗震加固基本规定

1、减小扭转效应

加固的总体布局,应优先采用增强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和有利于消除不利因素的方案,宜尽可能使加固后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对称,应避免因局部的加强而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

2、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

抗震加固设计时,应注意防止结构的脆性破坏,避免结构的局部加强使结构承载力和刚度发生突然变化;框架结构经加固后宜尽量消除“强梁弱柱”等不利于抗震的受力状态。

3、减少场地反应

加固方案宜考虑建筑场地情况和现有建筑的类型,尽可能选择能减小地震反应的加固结构体系,避免加固后结构的自震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吻合。

4、加强抗震薄弱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

不同类型结构相接处,可适当采取加强构造的措施,使其承载力或变形能力比一般部位增强。

5、加固方案中宜减少地基基础的加固工程量。

6、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

抗震加固时,新、旧构件的连接是保证加固后结构整体协同工作的关键,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7、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基础

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

8、非结构构件

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女儿墙、门窗、出屋顶烟囱等易到倒塌伤人的非结构构件宜拆除或拆矮;或改为轻质材料或栅栏;当需保留时,应进行抗震加固。

二、加固技术选择

增强自身加固法:通过加强结构构件自身,恢复或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主要应用于震前结构裂缝缺陷的修补和震后出现裂缝的结构构件的修复加固。

外包加固法:指在结构构件外面增设加强层,以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性,适用于结构构件破坏严重或要求较多地提高抗震承载力。

增设构件加固法指在原有结构构件以外增设构件,是提高结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整体性的有效措施。在加固设计时,应考虑增设构件对结构计算简图和动力特性的影响。

增强连接加固震害调查表明,构件的连接是薄弱环节。针对各结构构件间的连接采用下列各种方法进行加固,能够保证各构件之间的抗震承载力,提高变形能力,保障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适用于结构构件承载力能够满足,但构件之间连接较差的情况。

替换构件加固法:对原有强度低、韧性差的构件用强度高、韧性好的材料来替换。替换后须做好与原构件的连接。

三、加固计算要点

可不作加固后抗震验算的情况

1、6度和符合《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中不需要验算条件的结构。这些结构的设防目标可以通过构造要求得以保证。

2、按照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局部抗震加固的结构,当加固后结构刚度和重力荷载的变化分别不超过加固前的10%和5%时,可不再进行抗震验算。

加固验算的基本规定

抗震加固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但与抗震设计比较,可靠性要求有所降低,地震作用、内力调整,承载力验算公式均不变。但采用抗震加固的承载力调整系数RS以代替抗震设计规范的承载力调整系数RE,并按下式进行结构构件抗震鉴定或抗震加固验算:

加固后结构分析和构件承载力计算要求

1、结构的计算简图,应根据加固后的荷载、地震作用和实际受力状况确定;当加固后结构刚度的变化不超过原有结构刚度的10%,和加固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变化不超过原有的5%时,可不计入地震作用变化的影响;

2、结构构件的计算截面积,应采用有效的截面面积;

3、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时,应计入实际荷载偏心、结构构件变形等造成的附加内力;并应计入加固后的实际受力程度、新增部分的应变滞后和新旧部分协同工作的程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forrisio.com/Article/jzkzjg.html

(本文源于网络,福瑞斯加固材料整理,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福瑞斯国际集团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